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天文观测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admin
管理员
548
主题
56
回帖
4346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346
私信
置顶
天文观测
1779
0
2017-6-18 23:35:58
观测天体的重要手段是天文望远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望远镜的诞生和发展,就没有现代天文学。随着望远镜在各方面性能的不断改进和提高,天文学也正经历着巨大的飞跃,迅速推进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1608年,荷兰眼镜商李波尔赛偶然发现用两块镜片可以看清远处的景物,受此启发,制造了人类历史第一架望远镜。1609年,天文学家伽利略制作了一架口径4.2厘米,长约1.2米的折射式望远镜。这架望远镜将天文学带入了望远镜时代。
意大利数学家、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伽利略(1564-1642)
伽利略发明的的折射式望远镜
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牛顿(1642-1727)
牛顿发明的反射式望远镜
美国蒙特威尔森天文台的Hooker望远镜
日本的昴星团望远镜(Subaru),安装在美国夏威夷
全球最大的已投入使用的凯克望远镜
美国的Sloan 2.5m数字式巡天望远镜
欧洲南方天文台甚大望远镜(VLT)
全球最大的单镜面光学望远镜HET
美国主持建造的双子(Gemini)望远镜
位于美国Kitt山的著名的2.1m光学天文望远镜
随后在1611年,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又将天文望远镜作了改进,提高了放大倍数。直到今天人们使用的折射式望远镜还是这两种。天文望远镜采用的是开普勒式。折射望远镜的优点是焦距长,底片比例尺大,对镜筒弯曲不敏感,比较适合于做天体测量方面的工作。但是它也有一定的缺陷,巨大的光学玻璃浇制也十分困难,到1897年折射望远镜的发展达到顶点,技术上的限制使得此后的一百多年中再也没有更大的折射望远镜出现。
1668年诞生了第一架反射式望远镜。经过多次磨制非球面的透镜失败后,牛顿另辟思路发明了反射望远镜。用反射镜代替折射镜是一个巨大的成功。它有许多优点,而且相对于折射望远镜比较容易制作,虽然它也存在固有的不足。
折反射式望远镜最早出现于1814年。到了1931年,德国光学家施密特将一块近于平行板的非球面薄透镜与球面反射镜相配合,制成了一架折反射望远镜。这种望远镜光力强、视场大、象差小,适合于拍摄大面积的天区照片,尤其是对暗弱星云的拍照效果非常突出。这类望远镜已经成了天文观测的重要工具。它兼顾折射和反射两种望远镜的优点,非常适合业余的天文观测和摄影。
三百多年来,光学望远镜一直是天文观测最重要的工具。
乌鲁木齐天文台的25m射电望远镜
上海天文台的25m射电望远镜
全球最大的美国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
美国的VLBA射电望远镜阵列
哈勃空间望远镜
欧洲空间局的XMM空间望远镜
1932年,央斯基(Jansky. K. G)用无线电天线探测到来自银河系中心(人马座方向)的射电辐射,标志着人类打开了在传统光学波段之外进行观测的第一个窗口。二次大战后,射电天文学脱颖而出。射电望远镜为射电天文学的发展起了关键的作用。六十年代天文学的四大发现:类星体、脉冲星、星际分子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都是用射电望远镜观测得到的。
除了射电观测,非可见光天文观测还包括红外观测、紫外观测、X射线观测和γ射线观测等。由于这几种天文观测受
地球
大气的影响更大,人们往往将望远镜安装在飞机上,或用热气球载上高空。此后又用火箭、航天飞机和卫星等空间技术将望远镜送到地球大气层外。
空间观测设备与地面观测设备相比,有极大的优势。光学空间望远镜可以比在地面接收到宽得多的波段。由于没有大气抖动,分辨率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空间没有重力,仪器也不会因自重而变形。
以天文学家哈勃的名字命名的哈勃空间望远镜(HST)是由美国宇航局主持建造的四座巨型空间天文台中的第一座,也是所有天文观测项目中规模最大、投资最多、最受公众注目的一项。它筹建于1978年,设计历时7年,1989年完成,并于1990年4月25日由航天飞机运载升空,耗资30亿美元。但是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主镜光学系统的球差,不得不在1993年12月2日进行了规模浩大的修复工作。成功的修复使哈勃望远镜的性能达到甚至超过了原先设计的目标。观测结果表明它的分辨率比地面的大型望远镜高出几十倍。它对国际天文学界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天文博物馆
天文观测
点赞
0
收藏
0
相关帖子
冥王星
太阳系小天体
宇宙
浩瀚的宇宙
恒星
恒星系
星云星团
类星体和脉冲星
空间探索
月球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