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空间望远镜:穷尽一生为地球“寻亲”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ctnmz
论坛元老
3306
主题
-15
回帖
7146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71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853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1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853 积分
积分
7146
私信
地球
451
0
2016-10-31 15:29:16
<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strong>核心提示</strong>:为
地球
“寻亲”的“幕后英雄”到底是谁?</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这位“ 幕后英雄”有哪些神通广大的本领?</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本文将带大家领略这些“ 幕后英雄”——空间望远镜的魅力。</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哈勃空间望远镜拍摄到的星系</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近期,全球都在热议开普勒空间望远镜发现了一颗距地球1400多光年的类地行星这则新闻,美国航宇局给它编号为Kepler-452b。</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虽然大家都知道1400光年对今天的人类来说是一个根本无法抵达的距离,但这个发现还是让大家激动了一阵子。而发现这颗行星的“ 功臣”——开普勒空间望远镜,却被大家冷落了。今天我们要谈的就是这位本该被关注的“功臣”。</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strong>
</strong></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哈勃空间望远镜</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strong>92位“幕后英雄”</strong></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空间望远镜也被叫做天文卫星或天基望远镜。根据维基百科的统计,人类迄今为止共发射了92个空间望远镜。这次发现类地行星的开普勒空间望远镜是美国宇航局在2009年发射的。</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宇宙中存在不同的物理现象,用不同的频段去观察天体,会得到不同的科学收获。</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人类迄今为止发射过的空间望远镜,其主要的工作方式有伽马射线、X射线、可见光、红外与毫米波、微波、射电、粒子探测、重力波等。开普勒空间望远镜在可见光频段工作,也有一些望远镜是双模式的工作方式,例如著名的哈勃空间望远镜就拥有紫外和可见光2种模式,欧空局在2007年发射的国际伽马射线天文观测台有伽马射线和X射线2种工作模式。</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下面,我们就以开普勒空间望远镜为例,展现这些“幕后英雄”的真正魅力。</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开普勒空间望远镜</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strong>打开“开普勒”的神秘之门</strong></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按照美国宇航局的解释,20世纪后半叶以来,天文学家越来越关心银河系中有多少类似于地球的行星?如果有一颗与
太阳
尺寸相当的恒星作为星系中心,那么在其中有多大的概率存在像地球一样的行星等问题。</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1992年,美国宇航局在制定下一个探索计划时,纳入了探索太阳系外行星的任务。有一个科学家团队提出了“地球大小的银河系内行星存在概率”的概念。这个概念虽然在当时没有被采纳,但还是得到了不少科学家们的支持。</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到了2009年,开普勒空间望远镜终于用德尔塔-II火箭发射升空。该望远镜的设计寿命是三年半,也就是到2012年底退役。在2012年,虽然4个反作用飞轮中有1个已经坏了,但美国宇航局认为它的状态还不错,打算让它超期服役到2016年。可到了2013年3月,该望远镜又坏了一个飞轮。几个月后,美国宇航局宣布不打算再修理这2个坏掉的飞轮了,让它凭借剩下的2个飞轮和推力器继续发挥余热。为此,美国宇航局制定了K2计划,让它专门在红矮星附近寻找类地行星。</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开普勒空间望远镜主要采用“凌日法”进行测量,即一颗恒星如果拥有行星,那么行星会因为公转而周期性地挡在恒星和望远镜之间,使恒星的亮度发生变化。望远镜观察到一颗恒星后,就会对它的亮度进行持续观察,测量出亮度的变化,并绘制出亮度曲线。然后把这条曲线转换成更容易观察的形式,运用软件从中选择出可能发生了“ 凌日现象”的星体。其后,科学家对观测结构进行两轮筛选后,还要进行更深入的观测,称为开普勒定性。</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经过开普勒定性观测的目标,就可以列入开普勒行星目录了。但这个目录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有些目标最后证明为不是行星而被剔除,有些被误认为是干扰,澄清后重新列入。</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当然,不是所有的行星都需要经过这样的程序。环双恒星的行星就可以用其他办法来测定。另外,由于开普勒空间望远镜的数据是开放给学术界的,有些人会用其他手段来分析数据,把一些被排除在分析流程之外的行星重新捡回来。</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strong>即便“烧钱”也要坚持</strong></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自从人类开始研制和发射空间望远镜以来,取得了大量科研成果。只不过那些成果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知识接受能力相距太远,所以很少有人关心。这次开普勒空间望远镜发现类地行星后被媒体热炒,这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人们对深空探测的了解。</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空间望远镜本身是很“ 烧钱”的。首先,它所采用的卫星平台很少能与其他卫星通用,必须单颗定制。其次,它的观测系统远比对地观测卫星复杂,同样需要单颗定制。另外,空间望远镜往往还需要部署在特殊的轨道上,对运载工具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这些原因都决定了空间望远镜的成本高昂。开普勒空间望远镜的费用是6亿美元,但已经是同类产品中便宜的了。</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因此,要不要研制和发射空间望远镜,完全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民众、政府和立法机关对于空间科学和探索有多大的热情,这也是一项体现国家财力和民族素质的任务。</p><p style="text-indent: 2em; margin-bottom: 1em">据《人民日报》7月27日刊文报道,我国也即将发射自己的硬X射线空间望远镜,这意味着,属于中国的空间天文观测时代就要开始了。我们能否把这项没有近期效益,却对科学和人类进步有重大意义的事业进行下去,将是对我们这个民族历史责任感的考验。(常飞)</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浏览过的版块
闲聊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