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 n; D1 [# y 比如嫦娥一号,我们设计它的目标就是去环绕月球,并在绕月飞行的过程中拍摄月球的照片,对月面进行遥感探测;而嫦娥三号就是要到月面去实现软着陆,就近对月球表面进行科学探测;我现在正在做的嫦娥五号,则是要到月球表面去取一些样品,把这些样品带回到地球的实验室开展相应的科学研究。3 {( H8 ?5 K4 h: u
: P7 a" h$ n" a8 |; x N6 _/ C嫦娥五号。
% g$ l8 x8 z" ~. Z! p! }' p: u, F “绕、落、回”——这三个字就是对我们国家探月工程这三个目标最好的概括。 * c' d6 r2 y. h) Z/ f 作为月球探测器,为了让它完成预定的任务,它会像一颗普通的人造地球卫星(比如东方红一号),或者是载人飞船(比如神舟五号)这样,经历设计、生产、制造、装配、测试、发射和在轨飞行等等过程。7 O. G: I. n, y( W/ A4 w1 z" O
2 `6 x K) [1 Q9 B
/ k& P! ]9 m# }8 x; s" I0 Q 因为月球和地球不同,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地方又和普通的地球卫星或载人飞船不同,比如,一些针对月球特点的特殊设计和地面实验。4 _! c" [; q2 a% |/ D/ L8 v
说到月球的特别之处,最容易让大家想到的就是月球的特殊环境:月球表面几乎是真空的,表面还有无处不在的月尘颗粒,大小都有,最小的只有几个微米,比PM 2.5还要细微。 # q. E! [2 ]& e" o2 k7 H% F: G 这些月尘颗粒虽然细小,但对于月球探测器的设计影响却非常大。如果它们附着在太阳电池表面,会降低太阳电池片进行光电转换的效率,造成探测器供电不足。如果大量月尘附着在探测器的表面,会改变表面的热特性,妨碍我们对探测器的温度进行精确的控制。如果月尘进入了运动机构的核心部位,比如齿轮、轴承,有可能会使机构卡死,导致整个任务失败。 / f2 g3 n+ B( V( L7 \2 s: V m) |! w 所以,我们在设计月球探测器时,必须要针对月尘做特殊设计。比如,我们在设计一些重要机构时,一定要采用密封设计,不能让月尘在任何条件下进入这些机构的核心部位。还有太阳翼,为了避免月尘污染太阳翼上的电池片,我们会在着陆之前将太阳翼收拢起来,将有太阳电池线的那一面向内,这样在月球软着陆的过程中,激起的月尘就会比较少地、甚至尽可能不落到太阳电池片表面,从而降低相应的风险。# |2 p% q2 p% _$ u
2 k( }. I! t% E2 y3 B5 u4 `设计月球探测器时,必须要针对月尘做特殊设计。
; m, \8 H3 V; h5 o [ s 还有“月球软着陆”,包括嫦娥五号要完成的采样返回任务,都要经历这个过程。要实现探测器平稳安全着陆,就一定要设计一个特殊的装置,我们称之为“着陆缓冲装置”。4 B9 R2 M% g& i: x/ e) N5 b4 P2 ]1 z
我们为嫦娥三号设计了四条着陆腿。大家知道,三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历史上也有过三条腿实现着陆的设计,比如下面这张图片,就是上个世纪美国的月球勘察者着陆器的设计。9 Q8 @9 R1 \3 T( I8 ~9 d" Z6 X
; D8 F( K; V' w- R/ C上个世纪美国的月球勘察者着陆器的设计。
% m+ Q9 `, ~- \. D
我们考虑的稍微多一点:如果有四条着陆腿,万一其中一条腿没有着陆,剩下的三条腿也足以平稳支撑着陆器,同时,也出于设备布局以及对称性方面的考虑,所以,最终我们选择了四条腿的设计。这也是大部分月球着陆器用到的设计。 ! @- D3 Z0 X: k4 o 在着陆缓冲腿的末端,我们也做了特殊的设计:在嫦娥三号着陆腿的末端,有一个直径大约50厘米的足垫,就为了增加着陆缓冲腿跟月面的接触面积——这个设计有点像小猫的猫爪上的肉垫,更好地缓冲着陆冲击。! L1 o* \6 u, q* G# h;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