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阳形成以后不久,残存在太阳周围的一些气体和尘埃,形成了围绕太阳旋转的行星和诸多小行星和彗星等其他太阳系天体,包括地球和月亮。太阳现在的年龄约为46亿年,正于它一生中的中年时期。它还可以平静地燃烧约50亿年。
太阳系据目前所知有八大行星,它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与地球类似的,有着坚硬石质外壳的“类地行星”,从里向外分别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火星轨道外侧是小行星带,因此类地行星又叫“带内行星”。类地行星的卫星非常少,像水星和金星就根本没有卫星。另一类是“类木行星”,也叫“巨行星”或“带外行星”。类木行星的体积都非常大,而且没有固态的外壳,主要是由气体组成的。包括行星之王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类木行星的另一特点是它们都有环,其中尤以土星的环最为显著。类木行星的卫星众多。此外还存在着一类“矮行星”。该类行星体积较小,基本上都位于海王星的轨道之外,且不能依靠自身质量和引力清除其轨道上的其他天体。在火星和木星的轨道间横亘着小行星带,带内分布着数不清的小行星。小行星和行星都诞生自太阳星云,但它们的体积过于微小。
在太阳系的周围还包裹着一个庞大的“奥特星云”。星云内分布着不计其数的冰块、雪团和碎石。其中的某些会受太阳引力影响飞入内太阳系,这就是彗星。这些冰块、雪团和碎石进入太阳系内部,其表面因受太阳风的吹拂而开始挥发。所以彗星都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而且越靠近太阳尾巴越长、越明显。太阳系内的星际空间并不是真空的,而是充满了各种粒子、射线、气体和尘埃。
距离 (AU) | 半径 (地球1) | 质量 (地球1) | 自转周期 (地球1) | 卫星数 | 黄道面倾角 | 轨道偏心率 | 自转轴倾角 | 密度 (g/cm3) | |
太阳 | 0 | 109 | 332,800 | 25-36* | >8 | 1.410 | |||
水星 | 0.39 | 0.38 | 0.05 | 58.8 | 0 | 7 | 0.2056 | 0.1° | 5.43 |
金星 | 0.72 | 0.95 | 0.89 | 244 | 0 | 3.394 | 0.0068 | 177.4° | 5.25 |
地球 | 1.0 | 1.00 | 1.00 | 1.00 | 1 | 0.000 | 0.0167 | 23.45° | 5.52 |
火星 | 1.5 | 0.53 | 0.11 | 1.029 | 2 | 1.850 | 0.0934 | 25.19° | 3.95 |
木星 | 5.2 | 11 | 318 | 0.411 | 16 | 1.308 | 0.0483 | 3.12° | 1.33 |
土星 | 9.5 | 9 | 95 | 0.428 | 18 | 2.488 | 0.0560 | 26.73° | 0.69 |
天王星 | 19.2 | 4 | 17 | 0.748 | 15 | 0.774 | 0.0461 | 97.86° | 1.29 |
海王星 | 30.1 | 4 | 17 | 0.802 | 8 | 1.774 | 0.0097 | 29.56° | 1.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