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2 o/ Y; w' F, m7 t 这是迄今最大的月球陨坑数据库,可以自动提取月球中低纬度地区陨坑分布状况。碰撞陨坑形成于流星撞击过程,此类陨坑遍布月球表面。我们可以将月球表面的碰撞陨坑看作是‘化石’,它们记录了太阳系的历史。, K6 X7 b0 f- M* ^7 ?* C0 _
然而,这些碰撞陨坑的大小和形状存在较大差异,它们可能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重叠或者侵蚀,这使得识别和确定它们的形成年代极其困难且耗时。同时,分析碰撞陨坑也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导致现有月球陨坑数据库出现不一致。6 E- H T3 w3 j b
科学家们利用机器学习解决了这些问题,他们基于一个深度神经网络(计算机系统使用多层数学计算,这些计算相互反馈),使用来自数千个先前已识别的陨坑数据,并利用该算法寻找新的陨坑。该网络随后被应用于月球轨道器,收集的数据显示出月球表面还有109956个火山口。 6 R# ]- t( Q- {& N! T4 f5 r
0 }4 [8 s, f8 U" p) I* }9 N& K
" b9 a* l2 T8 P o# `
通常人们认为陨坑都非常大,直径在1-100公里之间,但是月球表面的陨坑相对较小,这可能是它们之前未被探测到的原因之一。但是基于人工智能软件发现了面积更大、形状不规则的侵蚀陨坑,其中一些陨坑直径达到550公里。 . m) f0 Z j4 U2 u# K 该算法还依据陨坑大小和深度等特征,以及不同地质时期,进行类型划分,估计出大约1.9万个陨坑形成的时间,这些陨坑跨越月球5个地质时期,有些可以追溯至大约40亿年前。9 l$ t A' c4 `" p1 T
研究人员称,这种陨坑预测通过需要几分钟才能完成,然后在标准计算硬件上进行几个小时的后期处理。(叶倾城)! p6 @" I, K: c Z. p! t% u
: F2 w+ g2 W6 h: I/ [% I j- @: _- G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