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又有小行星近距离飞掠地球 距我们仅0.049天文单位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红矮星
高级会员
439
主题
-1
回帖
999
积分
高级会员
高级会员, 积分 99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99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积分
999
私信
航天
555
0
2019-8-15 17:54:04
2019年8月10日,小行星2006 QQ23将会近距离飞掠我们的星球,但它不会构成威胁
北京时间8月1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今天又有一颗小行星正在接近
地球
,不过可以放心,它不会真的撞上地球。
8月10日,这颗名为2006 QQ23的小行星将以每小时16740公里的速度在距地球0.049天文单位(约740万公里)的范围内飞行。看起来似乎还有点远,但已经近到足够将这个物体归类为近地小行星。此外,由于2006 QQ23的轨道在距离地球0.05天文单位(约748万公里)以内,所以已经足以被认为是“潜在威胁天体”。
这颗小行星的直径约570米,比帝国大厦(443米)还要高。如今,这个与纽约地标建筑差不多大小的“潜在危险”小行星正在接近地球,似乎让人感到不安。不过,我们不必担心2006 QQ23会撞上地球。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行星防御协调办公室跟踪近地天体的研究人员表示,这颗小行星不会产生严重后果。
NASA之所以跟踪靠近地球的彗星和小行星,不是因为它们的威胁迫在眉睫,而是为了确保它们不会成为威胁。每年大约有6颗大小和小行星2006 QQ23差不多的太空物体经过地球,这种近距离飞掠变得司空见惯。
根据NASA喷气动力实验室近地天体研究中心的数据,目前在
太阳
系中大约有900个大小在1000米以上的近地天体,比小行星2006 QQ23大得多。尽管NASA不认为其中某颗小行星会很快撞向地球,但对近地天体的监测一直在进行之中。而且NASA和其他太空机构都试图开发使小行星偏离轨道的技术,以防它们威胁到我们的星球。
事实上,NASA正在推进一项名为“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的计划,用来进行行星防御。在NASA的设想中,我们可以利用航天器撞向可能对地球构成威胁的小行星。这是NASA的第一个行星防御任务,该机构希望DART能保护地球免受小行星的袭击。
科学家在2006年8月21日首次发现了小行星2006 QQ23,它被认为是一颗“阿登型”小行星(近地小行星的子类之一)。这一类小行星的平均轨道半径接近1个天文单位,而远日点大于地球的近日点,它们通常位于地球轨道内。2019年7月14日,科学家再一次观测到了小行星2006 QQ23。它的观测弧(跟踪天体路径时,从第一次到最近一次观测之间的时间段,主要用在对小行星和彗星等天体的发现和跟踪上)达到12年,具有相当清晰的轨道,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都不会对地球构成威胁。
潜在威胁天体
由国际科学光学监测网(ISON)拍摄的近地小行星2019 OK图像(经过着色)
潜在威胁天体(potentially hazardous object,简称PHO)是指轨道有可能撞击地球,且大小足以对地球全球或局部区域重大损害的近地天体,包括小行星和彗星等。这类天体中多数为潜在威胁小行星,其定义是与地球最小轨道交点距离少于0.05天文单位,且绝对星等达到22等或更亮。
截至2019年8月,已知的潜在威胁小行星数量达到2007颗,约占全部近地天体数量的10%。其中有155颗小行星的直径超过1公里。对地球而言,真正能够造成世界末日威胁的主要还是直径1公里以上的小行星,比如6500万年前造成恐龙灭绝的小行星,估计直径约为10公里。大部分潜在威胁小行星为阿波罗型小行星,有1601颗;少数为阿登型小行星,有169颗。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经过数次天文学调查,已知的潜在威胁小行星数量已经增长了10倍。如果潜在威胁天体的轨道能较为精确地测定,就可以知道它在未来100年或更长时间内是否会对地球造成威胁。
差点不“OK”的小行星2019 OK
天文学家利用国际科学光学监测网(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Optical Network,简称ISON)的望远镜,捕捉到了近地小行星2019 OK的一系列图像。2019年7月25日,这颗直径约100米的小行星从距离地球约7万公里——相当于地月距离的1/5——的地方经过。
就在2019 OK近距离飞掠地球的前一天,巴西的南方近地小行星研究天文台(SONEAR)才发现了它。对2019 OK的观测结果得到了其他天文台的独立确认,包括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天文台和国际科学光学监测网——由位于十个国家的天文台组成的侦测、监视和追踪巡天网络。
天文学家之所以未能更早发现小行星2019 OK,主要原因是这类直径只有数十米至数百米的天体亮度过低,尤其是在白天进行观测的情况下。而且,这类小天体很容易受到行星或卫星的引力影响,很难长期预测其轨道变化。天文学家只能持续跟踪观察,不断更新轨道计算结果。
在发现小行星2019 OK之后,通过已知的位置,天文学家在泛星计划(Pan-STARRS)和“小行星天体冲击最后警报系统”(ATLAS)的巡天档案中发现了这颗小行星的已有图像。事实上,这两项调查都是在这颗小行星掠过地球的几周前拍摄的,但它似乎只是在图像之间移动了一点点,因此没有被认出来。
通过这些观测,小行星专家提取出了2019 OK的精确位置和运动数据。“通过ISON的观测,我们能够非常准确地确定小行星飞掠的距离,”欧洲空间局近地天体协调中心的天文学家马可·米歇尔(Marco Micheli)博士说,“事实上,结合全球各地的观测,距离已经可以精确到一公里以内。”
小行星2019 OK运行在一个高度椭圆的轨道上,从金星轨道以内一直延伸到
火星
轨道之外很远的地方。这意味着它在地球附近停留的时间相对较短,用目前的望远镜可以探测到。
像2019 OK这样大小的小行星在太阳系中比较常见,但撞击地球的概率平均只有每10万年才发生一次。这颗小行星运行在一个高度椭圆的轨道上,并进入了金星的轨道,因此至少在200年内不会再靠近地球。(任天)
新浪网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浏览过的版块
冥王星
火星
黑洞
宇宙
系外行星
天文观测
天文天像
天王星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