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宇宙星系之间区域并不空旷:气体物质与流浪恒星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行星
限制会员
401
主题
-1
回帖
-1088
积分
限制会员
限制会员, 积分 -108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88 积分
限制会员, 积分 -108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88 积分
积分
-1088
私信
宇宙
504
0
2019-8-4 23:00:31
星系与星系之间的广袤空间里,其实并不空
北京时间7月30日消息,在宇宙星系之间存在巨大的空旷区域,跨越数百万光年,这些区域看上去似乎空无一物。但事实上,在这些区域内含有的物质成分甚至可能比星系区域还要更多。
如果你在这里选取一个立方米的空间,那么其中含有的原子数量可能平均还不到一个,但是当你将如此巨大的空间里含有的物质加到一起时,你会发现它们将会占到所有物质总量的50%~80%。”
那么,这些物质从何而来,它们未来的命运几何?
分布在星系之间区域的物质,通常被称作“星系间介质”(IGM),基本上是一些高温的离子态氢离子(失去外层电子的氢原子),另外也有少量原子量更大一些的元素,比如碳,氧和硅等等。虽然这些元素通常因为太暗而难以被直接观察到,但科学家们之所以知道它们的存在,是因为它们会在路过的光线之中留下蛛丝马迹。
在上世纪1960年代,天文学家们发现了类星体,这是一种距离非常遥远,亮度极高的活动星系核。而在那之后不久,科学家们注意到来自脉冲星的光谱信号中存在一些神秘的吸收线。这些吸收现象发生在光线从脉冲星发出,抵达
地球
上的望远镜之间的路途当中,没错——正是所谓的“星系间介质”气体物质产生了这样的吸收现象。
在接下来的数十年间,天文学家们已经在这些区域中发现了纵横分布的巨大的网状结构,其中含有的氢和其他稍重一些的元素的量,加到一起超越了星系本身的物质含量。这些气体物质当中,有一部分可能是从宇宙大爆炸诞生至今并没有经历过太多的变化,但其中稍重元素的存在也表明,受到周围星系内恒星的影响,被播撒了一些外来元素物质。
尽管在星系间那些最偏远的区域,随着宇宙膨胀的进行,这些地方实质上将永远孤立于星系世界之外,但这些“郊区”对于星系的发展却将起到关键性作用。在星系引力作用下,星系间介质会逐渐向星系靠拢聚集,速率大约是每年一个
太阳
质量,这几乎与银河系银盘内恒星产生的速率相当。
IGM是为星系内恒星新生提供物质的重要来源。如果没有外来气体物质的持续补充,随着气体物质逐渐耗尽,星系内恒星诞生的过程将逐渐停止。
为了更好的观测IGM现象,天文学家们也开始更加重视对来自遥远星系内所谓快速射电暴(FRB)的观测。通过这种手段,结合此前对类星体进行的观测,天文学家们持续对IGM的各项性质进行研究,并大致确定了其温度和密度。
尽管在星系之间的区域气体其实很多,但那并非唯一的存在;天文学家们还在这些空旷地带观测到孤立的恒星。有些专家将这些恒星称作“星系间恒星”或者“流浪恒星”。一般认为这些恒星是从其最初诞生的星系当中被“踢”出来的,原因可能是受到黑洞或者与其他星系之间发生碰撞产生的影响。
事实上,在星系间空旷地带到处流浪的恒星数量可不少。根据2012年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报》的一篇论文,显示已经发现阿紫银河系边缘至少存在650颗游离状态的恒星,而根据一些估算值,宇宙中这样的恒星数量可能多达数万亿颗。
科学家利用宇宙红外背景实验得到的结果显示,来自恒星的星光中,有将近一半来自星系之外的恒星,但至少在目前,这一观点还没有被天文学界完全接受。因此,在目前这个阶段,在星系间究竟存在多少恒星?可以说这仍然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晨风)
新浪网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浏览过的版块
火星
土星
图片
系外行星
天文天像
黑洞
中国航天
冥王星
天文理论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