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3000光年外“NGC 7027”星云发现氦合氢离子踪影 宇宙大爆炸后首种分子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ddfg
金牌会员
437
主题
-1
回帖
1016
积分
金牌会员
金牌会员, 积分 10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84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0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84 积分
积分
1016
私信
宇宙
376
0
2019-4-24 15:45:31
3000光年外“NGC 7027”星云发现氦合氢离子踪影 宇宙大爆炸后首种分子
(神秘的
地球
uux.cn报道)科学家在上世纪20年代,在实验室制造出被认为是约140亿年前,宇宙大爆炸初期形成的第一种分子氦合氢离子(HeH+),并认为太空中仍存在该种分子,但一直未能找到证据。一个由德美两国科学家组成的团队,早前终于在一个距地球3000光年的星云,发现氦合氢离子的踪影。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无线天文学院(MPIfRA)与美国太空总署(NASA)合作的“同温层红外线天文台”(SOFIA)探索计划,于2016年5月三度用一架经改装的波音747SP客机,载着一台2.7米长的望远镜及其他红外光谱仪器,飞到地球表面上空1.4万米的大气层进行研究。该高度可避免探测仪器受地球水蒸气影响,掩盖来自其他分子的信号。而高解像度红外光谱仪器,则可将来自氦氢化物的光波与其他波长近似的分子区分出来。
探测器最终在来自3000光年外名为“NGC 7027”的星云,检测到HeH+。此前,科学家难以在自然环境发现HeH+,因为它们被电子撞击后发出的光波信号,会被另一种由碳和氢组成的分子的信号掩盖。
领导研究的MPIfRA天文学家古斯滕(Rolf Gusten)表示:“长期以来,缺少有关氦氢化物在宇宙中存在的证据,令科学家对早期宇宙形成的化学结构有许多疑问。今次的研究有助消除这些疑问。”
神秘的地球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浏览过的版块
航天
UFO
冥王星
星云星团
系外行星
火星
天文观测
月球
木星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