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SpaceX
民营火箭遭遇成长的烦恼 SpaceX模式不适合中国?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cosmos
金牌会员
458
主题
-2
回帖
1139
积分
金牌会员
金牌会员, 积分 113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61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13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61 积分
积分
1139
私信
国外航天
497
0
2019-4-20 17:26:47
3月27日是世界戏剧日。对中国商业航天来说,2019年的这个日子颇有戏剧性。这天,两家民营火箭公司各自“搭台”,上演的两场“戏”一悲一喜。在酒泉,零壹空间公司的首枚运载火箭折戟蓝天;在山东龙口,翎客航天公司则完成其可回收火箭的首次低空飞行回收试验。
媒体喜欢借用美国商业航天巨头SpaceX公司或是其老板的名字,指代国内航天民企。“中国SpaceX”“中国马斯克”这样的词在报道中频频出现。
成立于2002年的SpaceX,发展轨迹令人羡慕。在技术方面,该公司得到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大力支持;在人才方面,该公司挖到了大量来自美国航天界的工程师;在资金上,有报道称该公司融资超过24亿美元。当其连续遭遇失败濒临破产时,NASA还砸去一笔16亿美元的大单……
而“中国SpaceX”们的境况却颇有不同。他们的生存状况如何,发展路在何方?科技日报记者倾听了业内专家和“中国马斯克”们的声音。
SpaceX模式不适合中国商业航天
航天专家黄志澄不喜欢“中国SpaceX”这种叫法。他认为,SpaceX的模式未必是中国商业航天最好的模式。
SpaceX能取得如今的成就,离不开“巨人的肩膀”。黄志澄说,NASA是由美国国会拨款的政府科研机构,其技术研发带有公益性质,与企业不构成竞争。美国航天领域也没有国营企业,波音、洛马等老牌公司效率也不是很高。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在探月、探火等方面进展缓慢,航天飞机退役后,他们连运送航天员往返空间站都要依赖俄罗斯飞船。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开始助推新兴民营航天企业的崛起。
在我国,国防科工局以及国家航天局对民营航天持鼓励态度。但黄志澄表示,对于如何加强航天领域国企和民企之间的合作、开放基础设施,以及让民营企业承担国家任务等,管理机构要在民企做强的基础上,才能提出更多相应政策和举措。
中国航天的“国家队”,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黄志澄说,两大集团手握最核心的技术、大批人才,以及多年积累形成的地面发动机试车台、大型振动试验台、风洞等基础设施,这都是国内民企无法企及的。
不过近年来,两大集团分别推出的快舟、捷龙系列小型固体运载火箭,直接瞄准商业航天发射市场。
我国民营卫星制造商天仪研究院CEO杨峰曾表示,火箭是赤裸裸的竞争市场。客户并不在乎你的企业是大是小、技术路线是固体还是液体、火箭是不是可回收等,只在乎时间、成本和可靠性。
面对竞争,各民营火箭公司观点一致:要“揽瓷器活”,只有拿出“金刚钻”。
成长中的航天民企,先天“营养”不良?
白手起家的民企想很快拿出“金刚钻”谈何容易。资金、技术、人才都是他们成长必须的“营养”。
与资金雄厚的SpaceX相比,国内火箭公司显然不是一个量级。据了解,零壹空间融资约8亿元,翎客航天只有几千万元。
同时,资本市场不乏追求“速效”者。翎客航天技术总监楚龙飞认为,与资本合作时,要遵循火箭发展的科学规律做规划。该公司在前期就跟投资人深入沟通,对于运载火箭研发周期相对较长的事实,要做好打攻坚战和持久战的准备。
继蓝箭航天、零壹空间相继发射失败后,星际荣耀公司也宣布了近期发射运载火箭的计划。该公司总裁助理姚博文表示,这次发射的成败事关为中国民营火箭正名。“我们希望上半年能实现一次完美的入轨发射,这对民营火箭公司群体来说是件好事。如果前3家公司都在第一轮发展里阵亡,可能会消磨资本的信心。”他说,“目前整个行业急需一份让人信服的答卷。”相比资金,人才问题面临着更多矛盾。
黄志澄说,国内经历过航天任务实战考验的核心科技人员都在体制内。
因此,民企想得到所需的人才资源,基本上只能靠“挖”。事实上,民营火箭公司的核心人才主要来自国家队。
国家队显然不愿承受人才流失之痛。航天科技集团六院院长刘志让曾表示,从宏观层面来说,人才不管在央企还是民企,都是为中国航天出力。但由于人才流动而带来的保密、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让人担忧。
2018年“张小平离职”事件的发酵,使航天人才流动问题更加敏感。
楚龙飞认为,违反保密规定甚至违法窃取技术机密的行为肯定不允许,但正当合理的人才自由流动,是市场规律的一部分。如果人才流失严重到让央企伤筋动骨的程度,他们应该想办法让人才价值得到更多体现,采取更符合市场规律的措施公平竞争。
网络转载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浏览过的版块
天文器材
太阳系
火星
系外行星
UFO
图片
天文知识
小行星
冥王星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