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中外科学家在北京呼吁:加强宇宙探索合作 造福人类命运共同体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火星男
高级会员
418
主题
0
回帖
956
积分
高级会员
高级会员, 积分 95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4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95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4 积分
积分
956
私信
宇宙
429
0
2018-9-22 00:15:33
新华社北京9月19日电(记者全晓书 屈婷 余晓洁)
地球
不仅要克服人类活动造成的多重安全问题,还面临复杂宇宙环境带来的灾难隐患。中外科学家在京呼吁,进一步加强在宇宙探索领域的合作,推动科学认识的不断深化,携手抵御近地小天体对人类的威胁。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陈建生日前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星’征程”论坛上指出,相比粮食安全、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网络攻击、环境污染等人类活动造成的问题,地球面临的更严重灾难威胁可能来自宇宙环境。
其中,最突出的是近地小天体带来的安全隐患。地球附近有18000多个小天体,直径大于1公里的约800个。科学家已在地球上发现180个巨大撞击坑,它们记录着小天体撞击地球的可怕威力。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地质专家在西藏冈巴地区找到6500万年前小天体撞击地球的有力证据,从而支持了恐龙灭绝是由于小天体撞击地球所致的假说。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也认为,小天体撞击的危险应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序健康发展进程中“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
中国领导人在国际国内场合反复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建立新型国际关系提供了新思路、新路径。这一理念也得到此次论坛与会科学家的一致支持。这个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论坛是19日在京闭幕的“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的数十个专题论坛之一。
“全世界的科学家应该联合起来监测小行星,”欧阳自远说,现在的航天技术完全有能力规避小天体撞击地球——只要在小天体上着陆一个发动机,轻轻使一点力,四两拨千斤,有潜在威胁的小天体就会偏离原来轨道,使地球转危为安。
中外科学家还指出,科学是造福人类的强大武器,科学家要从上百万年甚至几十亿年的时间跨度上思考人类命运、延续人类基因。
作为北京大学天文系的创建者,陈建生指出,宇宙如此浩瀚,探索宇宙、开发宇宙是全人类的事业,不可能只靠个别国家、个别地区,必须集全人类的智慧才能完成。
据介绍,直到上世纪上半叶,观测宇宙还是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独立活动,当时的合作停留在分享知识的水平上;随着对宇宙认识的深入,探索宇宙深处需要越来越大的望远镜,造价越来越高、技术越来越复杂,单个国家研制这样的望远镜已经很困难了。于是,上世纪下半叶以来,多国共建望远镜,比如英国、澳大利亚早在70年代就共建了望远镜,欧洲多国携手南美国家联合成立了天文台。
“可以说,天文学上的国际合作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一个范例。”陈建生说,举个例子,引力波的直接探测是21世纪最重要的科学突破之一,而作为引力波源候选体之一的双中子星合并在去年被探测到的时候,关于它多信使联合观测的论文作者多达4000多位,来自几十个国家、近千个研究单位。
他指出,由于历史原因,中国没有赶上20世纪天文学界国际大合作的浪潮,现在应该更多参与国际天文学界的重大合作项目。中国加入了SKA射电望远镜(平方公里阵列)项目就是一个良好开端。
SKA射电望远镜项目由2500面直径15米的碟形天线以及250组低频和中频孔径阵列组成,是迄今为止国际天文学领域最庞大和最先进的设备,将承载射电天文学未来50年的发展命脉。作为SKA主要成员国,中国不仅主导了15米口径碟形天线的设计和研制,同时也在围绕SKA的科学目标积极进行科研布局。
美国科学院院士、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桑德拉·费伯教授则在论坛上透露,她正计划联手生物化学家、计算机科学家、天文学家、神经科学家和社会学家等一起,以一百万年为时间跨度,研究和思考人类的未来,其目标是为未来人类社会发展建立道德指南。
费伯真诚地邀请中国学生参与她的项目。“一百万年的可持续性要比一百年的可持续性复杂得多,”她说,以一百万年为尺度,将使人类对未来的探讨和研究方式发生重要改变,能够激发无穷的想象力。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林潮教授以及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英国杜伦大学卡洛斯·弗伦克教授分别从系外行星探索和计算机如何推动宇宙学发展的角度,探讨了科学家未来要解决的热门宇宙探索问题以及国际合作重要性。
“研究宇宙,很容易让我们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一些展望,”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前任主席罗伯特·威廉姆斯说,“我们的DNA都承载着宇宙最初形成时的历史信息,有这样的基础,人类当然应该通过合作来共同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
网络转载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浏览过的版块
图片
航天
月球
天体物理
地球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