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中国探测器将于2021年着陆火星 计划2028年第2次探测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行星
限制会员
401
主题
-1
回帖
-1088
积分
限制会员
限制会员, 积分 -108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88 积分
限制会员, 积分 -108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88 积分
积分
-1088
私信
火星
288
0
2018-9-21 11:48:18
2015年11月2日,上海,中国首颗
火星
全球遥感与着陆巡视探测器原理样机在2015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展出。资料图片/视觉中国
中国探测器将于2021年着陆火星
昨日,首届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太空探索与人类未来”分论坛在北京举办,论坛介绍了我国太空探索领域诸多规划。
据悉,我国将于2020年和2028年进行两次火星探测任务。
月球探测
建设无人和载人月球科研站
今年12月,我国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将在月球背面软着陆。以此为起步,我国月球探测第四期工程将在2030年前初步规划四次任务,其后再建设月球科研站。
在“太空探索与人类未来”分论坛上,中国国家航天局系统工程司司长李国平介绍了上述规划。月球探测第四期工程第一次任务是嫦娥四号,第二次任务计划为第二次采样返回。接着,中国计划在月球南极和北极实现探测器着陆探测。
李国平介绍,最终中国还要建设月球科研站,这里包括机器人探测,“也肯定包括载人月球科研站,这是更长远的任务。”
火星探测
2028年左右进行第二次火星探测
李国平介绍,我国正在规划深空探测工程,初步明确了四次任务。第一次任务计划在2020年7月发射火星探测器,预计经过10个月的飞行,2021年到达火星,着陆火星表面并进行巡视探测。其后,计划在2028年左右进行第二次火星探测任务,采集火星土壤返回
地球
。
我国还将进行小行星探测,并在2030年前后开展
木星
系探测和行星系探测。目前火星第一次探测任务正在实施,后面三次任务正报请国务院批准。
火箭
长征九号计划于2028年首飞
在火箭领域,据李国平介绍,长征八号新型火箭正在研制中,该火箭配置了两台12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捆绑了2台2.25米直径液体助推器,计划2020年发射。
我国正在开展重型运载火箭长征九号的论证,瞄准深空探测需要。长征九号将超过90米长,芯级直径达到10米,低轨运载能力100吨左右,初步设计最高140吨,将是长征五号运载能力的5倍,计划在2028年首飞。
李国平表示,在空间进出方面,我国正在开展天地往返可重复使用运输系统研究,探索火箭助推器自动回收,主要解决安全性问题。另外,我国开展了火箭动力重复使用。这些工程还在起步阶段,需要若干年研发之后才可以进一步实施。
卫星
通过电磁监测研究地震发生几率
2015年,国务院正式批准了由国家航天局和有关部门联合组织编制的《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计划》,初步计划未来10年发射各类卫星超过100颗。
李国平介绍,针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将加强利用航天技术监测全球气候。目前有两颗卫星已经立项启动,一个是大气环境监测卫星,主要用于温室气体的监测;另一个是陆地生态监测卫星,主要是用于植被生物量、大气气溶胶等监测。
在地球物理场探测方面,我国启动了电磁监测卫星,通过电磁监测研究地震发生的几率。后续我国还将发展重力梯度测量卫星,服务于测绘所需。
陆地观测卫星领域,我国将发展两颗比较特殊的卫星,一个是L波端差分干涉SAR卫星,可进行二维、三维成像,并提取地面形变。还有一颗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卫星——SAR地理观测卫星,可对地面一定范围区域进行高时间分辨率微波成像,目前正启动实施,预计在2021年左右发射,将填补领域空白。
■ 声音
“政府对商业航天态度为‘鼓励、有序’”
近期,中国商业火箭公司陆续发射了自主研发的小型火箭。中国政府对商业航天持何种态度?李国平用四个字概括:鼓励、有序。
“鼓励”,是指推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完善政府采购商业航天产品与服务机制,建立健全卫星共享机制,创新政府服务模式,引导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相关航天活动。“有序”,是指目前商业航天活动很活跃,参与单位比较多,政府要加强管理。
李国平透露,针对运载火箭,近期将下发《关于加强航天运载火箭科研生产实验及发射服务工作的通知》,对发射活动进行规范管理。未来几年还将结合现代商业航天发展现状和未来需要,出台促进商业航天发展的指导意见。
据悉,我国开始探索建设开放共享的商业航天发射场,航天法也已经列入全国人大立法计划。
新京报记者 倪伟
新浪网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浏览过的版块
航天
图片
宇宙
中国航天
国外航天
木星
土星
冥王星
小行星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