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电离结构“反向”的行星状星云被发现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sg001
超级版主
3699
主题
-13
回帖
6860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6860
私信
航天
431
0
2018-8-7 09:58:46
英国《自然·天文学》杂志6日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欧洲科学家团队报告了一个电离结构“反向”的行星状星云——围绕白矮星的电离物质。这种反向结构被认为是源于恒星的一次“重生事件”,即恒星表面喷射出物质并冲击了星云物质。
恒星演化主要是因它们的组成(元素的丰度)在生命历程中发生改变,一般首先是氢燃烧(主序星),然后是氦燃烧(红巨星),并逐渐燃烧更重的元素。随着低质量恒星的老化,它们的外层通常会脱落,形成“恒星风”。在这一生命后期,低质量恒星将通过“恒星风”慢慢地弹出它们的大气层,形成行星状星云。而当恒星从红巨星向白矮星过渡时,它的温度会升高,并开始使周围恒星风中的物质发生电离。这使得较靠近恒星的气态物质高度电离,而较远的外层气体则较少电离。
然而,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天体物理研究所(IAA—CSIC)研究人员马丁·格雷罗及其同事,在研究行星状星云“HuBi 1”时,发现了相反的情况:“HuBi 1”星云的内部区域较少电离,而外部区域则高度电离。研究团队经过分析发现,中央恒星的温度出人意料的低,而且它的光学亮度在过去的50年里迅速下降。
研究人员认为,内层星云会被恒星喷射物质(通常发生在恒星演化后期)引起的激波所激发。恒星物质冷却形成尘埃,使恒星模糊不清。在没有来自中央恒星的电离光子的情况下,外层星云已经开始重组。
研究人员总结表示,由于“HuBi 1”的质量与
太阳
大致相同,因此这一发现可为我们了解太阳系的潜在未来提供线索。(张梦然)
人民网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浏览过的版块
天文知识
UFO
中国航天
图片
国外航天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