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从200万到13亿!银河系最强大礼包已上线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行星
限制会员
401
主题
-1
回帖
-1088
积分
限制会员
限制会员, 积分 -108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88 积分
限制会员, 积分 -108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88 积分
积分
-1088
私信
天文理论
787
0
2018-5-14 11:03:46
2018年4月25日,一个看似普通的工作日,对于天文学家和天文爱好者而言,可能是他们打开新世界大门的日子。剑桥大学的天文学家瓦西里·贝洛克洛夫(Vasily Belokurov)形容这“像在等待圣诞节的到来”。因为这一天,圣诞老人欧洲宇航局(ESA)发布了有史以来最详尽的银河系大礼包数据,包括了近17亿天体的位置,其中约13亿天体包含距离、颜色、速度以及运动方向的信息。平均每颗恒星被观测20次,每次观测有15个测量结果。整个数据包的大小有500多G。
在ESA展示的第一张银河系3D地图上,我们可以直观了解盖亚望远镜在银河系探测范围方面的提升。图片来源:ESA
庞大的数据包来自盖亚望远镜。它由ESA设计并制造,于2013年12月19日升空。盖亚的目的是要在5年时间内绘制一个包含约10亿颗恒星的三维星图,这些恒星大约占到银河系所有恒星的1%。ESA曾在2016年9月14日发布了盖亚在14个月内的数据。这一次,是第二阶段的数据发布。
盖亚数据处理与分析联盟的执行主席、现年48岁的安东尼‧布朗(Anthony Brown)形象地描述了这次数据的体量,“如果从我出生的那一刻起,每一秒数一颗恒星,那我也得再多数上5年才能数完”。
这次发布无疑掀起了一场科学热潮。ESA在推特上提到,在数据发布后的3个小时内,超过4000人访问了相关界面,数据下载量达到1.8TB。在数据发布的当天,相关网页的浏览量更是达到了每小时15万次,下午6点时,高峰浏览量甚至达到每小时25万次。
“盖亚”第二批数据发布的统计结果。图片来源:ESA
在第一批数据发布之后,平均每天都有一篇新的论文产生。这样的论文井喷随着第二批数据的发布又一次上演了。在接下来的数周内,可以猜想众多天文学家将开启不眠不休的“科研机器人”模式。仅在5月的头4天里,arXiv.org就上线了12篇与盖亚第二批数据发布相关的研究论文。
这份礼包没有让天文学家们失望。不论是银河系、系外行星还是恒星领域,他们都有了新的收获与思路。
给银河系“称重”
怎么准确地给银河系称重?困扰科学家的并不是去哪找银河系大小的天平,而是一些看不见的东西。银河系的大部分质量都以暗物质晕的形式存在,而暗物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会施加引力作用。但通过观察银河系外围移动的天体,科学家能够通过这些天体受到的引力来推测暗物质的质量。
美国空间望远镜研究所的劳拉·沃特金斯(Laura Watkins)和同事,结合了盖亚和哈勃空间望远镜的数据,利用球状星团的运动估算了银河系的质量。他们在4月30日发布的一篇论文中报告称,银河系大约有1.7万亿个
太阳
那么重。
精确测定系外行星大小
盖亚的数据还让我们更了解太阳系以外的行星。绝大多数已知的太阳系外行星,是NASA的开普勒望远镜发现的。开普勒所使用的方法,能够精确测量出行星相对于恒星的大小,但估算恒星本身有多大的能力有限,因此也就无法测定行星的真实半径。美国夏威夷大学的天文学家丹尼尔‧胡伯(Daniel Huber)说,盖亚解决了这个问题。
知晓了一颗恒星的亮度和距离,就可以估算它的大小。盖亚的数据就提供了这样的捷径。胡伯及其同事利用盖亚的数据更精确地估计了近20万颗恒星的大小,同时也更精确地测定了2000多颗系外行星的大小。他们在5月1日提交了相关的研究论文。
深入恒星流
银河系就像一头猛兽,撕裂了大量星团,将它们拉伸成了长条,称为恒星流。美国哈佛大学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的安娜·博纳卡(Ana Bonaca)与普林斯顿大学的天文学家亚德里安·普莱斯-维兰(Adrian Price-Whelan),研究了银河系中最长的一条恒星流,称为GD-1。
盖亚对恒星运动的测量结果,结合夏威夷泛星巡天系统(Pan-STARRS)对恒星亮度与颜色的测量数据,让他们能够准确辨别哪些恒星属于这条恒星流。数据还发现,GD-1中存在一些空隙,其中的恒星似乎失踪了。这可能暗示,这条恒星流曾经近距离接触过暗物质团块,被它们所扰乱。
寻找“飙车老司机”
一些团队利用盖亚的数据找出了快速移动的恒星,它们以每秒超过1000千米的速度在银河系中飞奔,在宇宙天体中算是高速公路上的飙车党了。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沈肯(Shen Ken,音译)所在的团队,利用盖亚的数据寻找能确定1a型超新星源头的线索。这类超新星是白矮星发生爆炸的结果。
对于白矮星爆炸的确切起因,科学家并不完全清楚。某个理论认为,两颗白矮星互相旋转,一颗窃取了另一颗的物质。最终,小偷因为窃取得太多,质量超过上限而爆炸了,剩下来的那颗因此获得了很高的速度。
盖亚的第二批数据一经发布,沈肯与同事就立刻开始寻找这些快速移动的白矮星。数据发布一个半小时后,他们就率先使用地面望远镜对一些“飙车老司机”进行了仔细观测。在4月30日提交的一篇论文中,他们报告说发现了3颗可能来自1a型超新星爆炸的恒星。
不过,这些还只是盖亚的开始。沃特金斯表示,数据非常丰富。“我们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才能充分利用这些数据。”
盖亚能够观测到恒星的运动。上图中显示了大麦哲伦星云的旋转。图片来源:ESA
每一天,盖亚都会向
地球
发回约40GB的原始数据,与其前身依巴谷卫星相比,盖亚这次发布的数据涉及的空间范围约达先前的1000倍。不仅相比以往的研究在测量范围上有了飞跃的进展,即便是相比于盖亚的第一次数据发布——200万颗星体距离及运动轨迹的数据,增量也是相当可观的。用盖亚数据处理联盟英国负责人盖瑞·吉尔莫(Gerry Gilmore)的话来说,这一次的数据发布更像是从“试用版”到“正式版”的巨大推进。
盖亚的数据采集及处理团队目前已经在着手准备第三次数据发布。根据ESA发布的信息,第三批数据发布的时间预计为2020年的下半年,而最后一次数据发布的时间预计为2022年底。在盖亚任务结束的时候,观测的恒星数量有望达到20亿,平均对每个恒星进行70次观测。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浏览过的版块
黑洞
图片
木星
UFO
火星
航天
国外航天
天文知识
音乐
中国航天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