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天文学家在太阳系边缘处发现了一个闯入者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cosmos
金牌会员
458
主题
-2
回帖
1139
积分
金牌会员
金牌会员, 积分 113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61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13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61 积分
积分
1139
私信
小行星
676
0
2018-5-10 12:48:29
2004 EW95。
ESO
2004 EW95的运行轨道(红色)。
ESO
小天体在
太阳
系中的分布是有规律可循的,遥远的柯伊伯带是一片冰天雪地,那里的小天体大多由冰雪构成,如果它们突入太阳系内,在太阳的热力作用下,就变成了彗星。而火木间的小行星带包含的,基本上全是干燥的岩石小天体。
但最近,天文学家在柯伊伯带里,发现了一颗黑漆麻乌的含碳小行星。这个小天体的老家是小行星带,却在冰天雪地的太阳系边陲安了家。
太阳系形成之初,天地之间一片混沌。科学家推测,那些气体巨行星——比如
木星
和
土星
形成之后,曾经经历过一次大范围的轨道迁徙。它们曾在太阳系里横冲直撞。它们曾经裹挟着一些岩石质地的小行星,把它们从离太阳较近的地方,甩往比
海王星
还远的地方——柯伊伯带。因此天文学家相信,柯伊伯带内,可能存在着一些来自内太阳系的岩石天体,比如这颗含碳量丰富的小行星2004 EW95。
含碳小行星又称C型小行星,是太阳系小行星中数量最多的。但人们此前从未在柯伊伯带里发现过它们。2004 EW95的发现,有力地证明了科学家的推测,证明了太阳系幼年期,的确经历过这样一个行星乱飞的混沌时代。
首先注意到2004 EW95特别之处的,是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的天文学家Wesley Fraser。Fraser发现,这颗小行星的反射光谱和其它柯伊伯带天体不一样。紧接着,一个科研小组试图获取其成份信息。
2004 EW95的直径只有300公里,距离
地球
有40亿公里,因为富含碳和碳化合物而漆黑一团,看起来如同夜空背景上的一座煤山一样。而且它还在运动。因此采集它的光谱数据极为困难。
但是借助先进的观测设备,天文学家还是获知了它的成份。以Tom Seccull为首的科研小组在论文中表示,2004 EW95的光谱数据表明,这个小天体上存在两种人们此前从未在柯伊伯带天体身上发现过的物质——氧化铁(ferric oxides)和硅酸盐(phyllosilicates)。这表明,2004 EW95不但是个外乡人,而且它的老家最有可能是内太阳系。它是很久以前,被迁徙的大行星甩到这里的。
虽然此前也曾有科学家发现,某些柯伊伯带天体拥有非典型性光谱,但2004 EW95来自内太阳系的结论,却是迄今为止可靠性最高的。2004 EW95是科学家在柯伊伯带内发现的第一颗含碳小行星。
飞越2004 EW95。
ESO
参考:http://www.eso.org/public/archives/releases/sciencepapers/eso1814/eso1814a.pdf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