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人类首次发现银河系外行星 距地球38亿光年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仙女座
限制会员
385
主题
-1
回帖
-1065
积分
限制会员
限制会员, 积分 -106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65 积分
限制会员, 积分 -106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65 积分
积分
-1065
私信
系外行星
200
0
2018-2-6 11:43:27
科技日报北京2月5日电 (记者刘霞)据物理学家组织网3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借助微引力透镜现象——也是现有行星探测方法中能发现距
地球
相对遥远地方天体的方法,并对其进行创新,首次发现了银河系外RX J1131-1231星系的一群行星,并确定这些行星的质量介于月球和
木星
之间。研究人员表示,最新研究将开启新的太空探索领域。
现有的行星探测方法,都只能探测到银河系内行星。RX J1131-1231星系距离地球38亿光年,因此,即便现在最先进的望远镜也无法直接观测到它们。科学家一般使用微引力透镜找到银河系内的行星,但在最新研究中,科学家创新微引力透镜方法,首次发现了这些系外行星。
最新研究负责人、俄克拉荷马大学物理学与天文学系戴新宇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说:“现有观念认为,绝大多数星系中存在超大质量黑洞,行星的微引力透镜效应一定会导致黑洞附近的辐射被放大,而这种辐射变化能被现有望远镜观测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探测到了这种辐射变化,我们对其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认为微引力透镜效应可以对此作出解释,从而确定了这些银河系外行星。然后,通过建模数据来分析特征信号出现的频率,确定了这些行星的质量。”
戴新宇表示:“这是首次在银河系外发现行星,借助我们的新方法,现在可以研究这些行星,揭示它们的存在,甚至获得它们的质量,这将开启新的探索领域。”
不过,戴新宇也强调称,尽管新发现还需进一步确认,但他们提出的行星微引力透镜效应导致黑洞附近辐射观测变化的方法是可行的。这项研究发表于最新一期的《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
来源:新浪网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浏览过的版块
火星
宇宙
图片
天文观测
月球
冥王星
黑洞
国外航天
中国航天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