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透过四大典型企业看我国北斗产业发展现状(上)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大犬座vy
高级会员
432
主题
-3
回帖
968
积分
高级会员
高级会员, 积分 968,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968,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 积分
积分
968
私信
航天
427
0
2017-12-22 00:34:17
伴随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完善和应用开发,以海格通信、北斗星通、四维图新、合众思壮、华力创通等为代表的一批北斗上市企业获得了长足发展,我国北斗卫星导航产业链条日趋完善、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本文通过对北斗星通、海格通信、合众思壮、华力创通等典型企业开展书面调研和实地考察,总结四大典型企业发展的共性和特色,以期对北斗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做出深入分析。
一、企业基本情况
1. 发展历程:卫星导航定位业务起步较早
北斗星通、海格通信、合众思壮、华力创通均属于国内较早进入卫星导航定位领域的公司,成立时间集中在2000年前后,上市时间集中在2010年前后(表1)。经过多年发展,四家企业在国内卫星导航产业市场影响力处于第一梯队。按照企业发展阶段来看,大体上都经历了艰苦创业、转型升级和规模化发展三个阶段。以北斗星通为例,2000年9月至2007年8月为其艰苦创业阶段,伴随我国首颗北斗卫星发射而生,积极切入北斗卫星导航业务;2007年8月到2013年12月为其转型升级阶段,重点推进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布局;2014年1月至今为其规模化发展阶段,持续优化卫星导航业务布局,推动规模化发展。
表
1
四大企业基本情况
公司名称
成立时间
上市时间
2016年主营业务收入/亿元
北斗星通
2000
2007
16.2
海格通信
2000
2010
41.0
合众思壮
1994
2010
10.7
华力创通
2001
2010
4.2
数据来源:公司2016年年报
2. 业务构成:卫星导航全产业链布局
北斗星通、海格通信、合众思壮、华力创通都将卫星导航业务作为主营业务,且已形成覆盖“天线—芯片—模块—终端—系统及运营服务”的卫星导航全产业链布局,北斗技术、产品和服务在全国竞争力较强(图1)。其中,北斗星通立足导航定位技术开发与应用,实施“北斗+”(向上加技术、向下加行业,横向加规模)这一基本发展策略,现已基本形成基础产品、国防装备、汽车电子、基于位置的行业应用与运营服务四大业务板块。海格通信坚持“实业与资本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逐步形成无线通信、北斗导航、泛航空、软件与信息服务四大业务板块,其中无线通信和北斗导航业务收入共占64%。合众思壮以“成为时空信息领域全球领先的高精度专业产品与服务提供商”为愿景,确立了北斗高精度核心技术开发战略,持续专注时空信息,基本形成北斗高精度、北斗移动互联、空间信息应用三大业务方向。华力创通实施“立足国防军工,引领军民融合”发展策略,逐步形成卫星应用、雷达与通信和仿真测试三大业务板块,其中北斗导航业务收入占比接近40%。
图1 四大企业主营业务
数据来源:公司2016年年报
3. 应用领域:军、民品市场齐头并进
四大北斗企业在卫星导航定位业务领域坚持军民融合发展,积极开拓国防市场和民口市场,属于典型的军民融合型企业。北斗星通主营的导航定位产品、解决方案等,已广泛应用于国防建设、海洋渔业、空间信息、智慧城市、测绘测控、车辆导航、变形监测、精准农业等领域。公司2016年年报显示,国防装备业务收入19847.89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12%。海格通信按照“先行开拓军用市场,逐步加大民用市场投入”的思路布局发展卫星导航业务,目前已成为我国军用北斗导航龙头企业,公司主要用户涵盖了各军兵种、电信运营商、公安、武警、海警、消防、政府、交通等重要部门。合众思壮凭借其高精度定位这一核心竞争力,推动各类终端产品和服务广泛用于国土、测绘、水利、环境、矿产、农业和林业等资源管理领域和规划。华力创通卫星导航板块以军品为主,主要面向国防、交通、旅游、林业、海洋、公安、民政等应用领域,提供卫星导航和卫星移动通信终端级、系统级产品及服务,先后已承担多个北斗军品型号项目,覆盖海、陆、空、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等,有力支撑了国防信息化建设。
4. 科研力量:软、硬件基础条件齐备
四大北斗企业高度重视战略性技术研发和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各公司2016年年报显示,研发投入均超过1亿元,研发人员占企业总人数比例都超过20%,研发生产和测试环境完备,基本形成了人才队伍庞大、科研手段先进、功能配套完善的研发与创新体系(表2)。北斗星通设立了导航与通信天线研究院、中央研究院-汽车电子研究院、元器件研究院、硅谷研发中心、佳利电子研究院以及其他各业务单元研发机构,汇聚了业内一流研发团队,为高精度天线与通讯业务、汽车电子业务、佳利电子、芯片业务等的长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研发条件。海格通信每年投入科研创新的资金占营业收入比例超过10%,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核心分部和海格院士工作站,带动了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集聚与培养;公司还拥有业界领先的屏蔽实验室,以及卫导、惯导、天线场、电波暗室等先进测试系统和现代化的环境试验手段,积累了一系列成熟通信产品制造工艺流程,建立了预先研究和产品研究相结合的“滚动式”科研模式。合众思壮在高精度定位算法领域拥有一支专业开发团队,在精密单点定位(PPP)算法、单频亚米级定位、多频RTK等方面拥有多年产品开发经验,具备强大的设计开发和制造能力。华力创通为强化北斗核心技术研发,持续完善研发所需软硬件条件,其中研发人员占比超过50%,生产和试验等大型科研设备30余台(套),拥有一个卫星通信导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表
2
2016年四大企业研发投入情况
公司名称
北斗星通
海格通信
合众思壮
华力创通
研发人员数量/人
538
2026
664
393
研发人员数量占比
21.56%
23.61%
31.45%
54.40%
研发投入金额/亿元
1.13
5.25
1.70
1.20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
7.01%
12.75%
14.43%
28.67%
数据来源:公司2016年年报
二、企业主要做法
1. 初期从军品市场切入北斗业务
北斗星通、海格通信、华力创通艰苦创业阶段,正值我国北斗系统建设“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实施阶段,北斗系统性能竞争力不强,北斗应用市场特别是民口市场拓展困难。鉴于北斗系统起源于国防,并率先在国防领域应用,北斗星通、海格通信和华力创通在成立初期,先行开拓军品卫星导航市场,用其他业务板块收入反哺北斗业务发展,以求得生存。这些企业在北斗民用市场开拓初期,因为市场需求小,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北斗情怀”和“北斗梦”信念的支撑和坚守,一步步坚持下来。随着国家北斗系统的部署完善和应用开发,我国北斗民口市场逐步打开,各大企业按照军民融合思路不断加码民口市场,北斗业务发展迎来“春天”,逐步实现北斗导航业务板块盈利。
2. 以投资并购助力北斗全产业链布局
北斗星通、海格通信、合众思壮、华力创通都是上市公司,借助资本市场推动产融互动,瞄准北斗卫星导航产业链上下游,加强资源整合和业务拓展,形成覆盖全链条发展的能力,巩固在国内卫星导航产业的领先地位。比如,北斗星通分别于2015和2016年陆续收购华信天线(100%股权)、佳利电子(100%股权)、东莞云通(100%股权)、银河微波(60%股权)、广东伟通(70%股权),并相继投资海上鲜(10%股权)、杭州凯立(35%股权)、赛思电子(17.65%股权),不断拓宽公司业务范围,丰富产业链。其中,佳利电子、华信天线、广东伟通和东莞云通处于北斗卫星导航产业链的上游,为天线制造企业,此次收购对于北斗星通拓展运营商天线市场,强化北斗市场中天线类基础产品技术和销售优势,提升公司在北斗产业中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银河微波主要开发生产各类微波产品,对其收购将加强北斗星通在国防装备业务板块的整体竞争力。海格通信近年来也坚持产业和资本双轮驱动发展,开展了多项资本运作项目,拓展业务范围。2016年“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专项工作启动,拟收购海格怡创(40%股权)、海通天线(10%股权)、武汉嘉瑞科技(51%股权)、西安驰达飞机(53.125%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其控股子公司摩诘创新正式在新三板挂牌,并推动实施定向增发计划。合众思壮也积极通过外延并购,不断优化产业布局。2016年公司通过收购中科雅图(100%股权)、吉欧电子(100%股权)、思拓力(100%股权)、吉欧光学(100%股权)、上海泰坦(65%股权)等进一步拓展北斗应用市场。华力创通充分利用资本平台,在卫星应用、无人平台等业务产业链上下游及相关行业主动挖掘项目,通过收购兼并促进主营业务规模化发展。2016年公司收购明伟万盛,充分利用公司在国防领域积累的北斗导航、智能控制、虚拟现实等核心技术和应用经验,大力拓展轨道交通行业应用市场。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