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中国科学家解开太阳系外行星轨道之谜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盾牌座
高级会员
420
主题
-1
回帖
985
积分
高级会员
高级会员, 积分 98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98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 积分
积分
985
私信
系外行星
400
0
2017-12-1 17:12:35
10月8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中国科学家利用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的观测数据,发现了
太阳
系外行星轨道分布规律。
行星通常是指自身不发光、环绕恒星的天体,
地球
是太阳系内的行星。行星是生命和文明的“摇篮”,承载着人类揭开生命起源和寻找地外文明的希望。以1995年天文学家发现第一颗太阳系外行星51Pegb为始,系外行星研究拉开序幕。
截至目前,人类发现并确认的系外行星超过3500颗,其中大部分是近几年由美国开普勒(Kepler)卫星发现的。不过,开普勒卫星所获数据具有局限性,无法直接测量行星轨道的形状,即偏心率。偏心率取值在0到1之间,值越大则轨道越偏离圆形。人们已发现的上百颗系外行星轨道多数轨道平均偏心率达0.3,与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偏心率(平均值0.06)迥然不同。
LAMOST科学委员会主任赵刚说,LAMOST能在大视场中同时观测数千天体的光谱,是目前世界上光谱获取能力最高的望远镜。LAMOST已在开普勒卫星观测天区得到数万条光谱。
南京大学副教授谢基伟和北京大学研究员东苏勃比较这些光谱与其他高精度方法,他们发现,LAMOST光谱对恒星基本属性的测量结果非常可靠,可以用其来解开太阳系外行星轨道偏心率的难题。
他们分析了近700颗具有LAMOST宿主恒星参数的开普勒行星样本,结合LAMOST的光谱数据和开普勒卫星观测到的凌星光变曲线,得到这些行星的轨道偏心率和倾角的统计分布规律。
“约八成的行星轨道都如同太阳系,轨道为近圆形,平均偏心率小于0.1。只有两成左右的行星偏心率较大,平均值大于0.3,显著偏离了圆轨道。”谢基伟说,这意味着行星形成的“主旋律”是温和的,造成高偏心率轨道的剧烈行星轨道演化过程只是“少数派”。
这个谜底还表示从轨道形状角度看,太阳系在宇宙中具有代表性。谢基伟认为,某种程度上也增强了人类寻找另一个地球和地外生命的信心。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浏览过的版块
中国航天
冥王星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