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泛星计划发现高红移类星体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xing123
管理员
3852
主题
-15
回帖
8930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930
私信
天体物理
471
0
2016-12-23 09:48:59
<P align=center>
</P><P align=center>由中国台湾大学Tang Ji-jia带领的一个研究团队,已经用坐落于夏威夷的PS1搜寻到这样的类星体,他们试图在相邻的两个宽波段找到红色天体,宽波段是由星系介质吸收了莱曼α发射线产生的。</P><p> 据国外媒体报道,泛星计划(Pan-STARRS),全称为全景巡天望远镜和快速反应系统发现一个新的高红移类星体。这个新的类星体代号为PSO J006.1240+39.2219,它也是现今存在的排名第七的高红移类星体。类星体是在星系中心,带有吸积盘的超大质量黑洞。通过可见光强光谱和紫外光谱测量得到红移量。发射线因比连续光谱明亮而得名。所有被观测到的类星体红移都在0.056和7.085之间。天文学家对红移大与6.0的类星体特别感兴趣。</P><p> 因为它们辐射的紫外光会被中性氢吸收,所以可以被用来探测早期宇宙的星系际介质。它们是可见宇宙中亮度最大、距离最远的致密物质。它们的光谱可以用来计算估计超大质量黑洞的质量。而黑洞的质量能够限制类星体的演化和形成。因此,高红移类星体是探测早期宇宙的强大工具。最近,由中国台湾大学Tang Ji-jia带领的一个研究团队,已经用坐落于夏威夷的PS1搜寻到这样的类星体,他们试图在相邻的两个宽波段找到红色天体,宽波段是由星系介质吸收了莱曼α发射线产生的。</P><P align=center>
</P><P align=center>资料图:类星体</P><p> 他们发现一颗红移在6.61的新的高红移类星体。这个发现随后被这个团队的跟进观测证实。他们用的观测设备是位于夏威夷的昴星团望远镜上的昴星团暗天体照相机和光谱仪(FOCAS)。根据这篇论文可以知道,类星体PSO J006.1240+39.2219,除了是排名第七的高红移类星体,它还是九个红移超过6.5的类星体之一。这篇文章说:“我们公布了被PS1观测到一颗新的类星体,它的红移是6.6。最高红移排名第七,在九个红移超过6.5的类星体中。”</P><p> 研究人员发现,PSO J006.1240+39.2219的紫外光度可以和其他的八颗类星体的相比,虽然它的莱曼α发射线比典型的低红移类星体的要强很多。天文学家在文章中写道:“J006.1240+39.2219虽然有很强的莱曼α发射线,但是它与其他遥远的类星体特征一致。为方便比较可以调整光谱分辨率。表明PSO J006.1240+39.2219发射的莱曼α发射线比低红移类星体发射的强很多。”</P><p> 该团队还指出,通过不同的观测手段,在十年后将会有超过100颗红移在5.7到6.5之间的类星体被发现。至此,ULAS J112001.48+064124是红移最大的一颗类星体,红移在7.085。它是在2011年的红外深巡天(UKIDSS)中用英国红外望远镜(UKIRT)发现的。(罗辑/编译)</P><p> <p align="center">
</p></P><P align=center></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浏览过的版块
火星
黑洞
金星
航天
木星
冥王星
图片
中国航天
UFO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