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著名天文学家哈勃背后的女人:亨丽爱塔-斯万-勒维特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ufoman
论坛元老
3789
主题
-10
回帖
9294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92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0705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92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0705 积分
积分
9294
私信
天体物理
523
0
2016-11-14 09:42:12
<P align=center>
</P><P align=center>正是斯万-勒维特的这个工作帮助美国天文学家爱德文•哈勃得以在1920年代测量星系的距离,从而使他意识到宇宙在膨胀</P><p> <p align="center">
</p></P><p> 据国外媒体报道,亨丽爱塔-斯万-勒维特是一名哈佛大学“计算器”(在1900年代早期,有许多女性参与了通过照相底片来研究恒星基本性质的工作,她便是其中之一),她在1907到1921(卒年)年间发现了约2400颗变星,因此而闻名于世。勒维特还发现其中有一些恒星,即如今称之为的造父变星,无论它们位于哪里,亮度变化关系都很一致,因而是一把相当好的量天尺。正是她的这个工作帮助美国天文学家爱德文·哈勃得以在1920年代测量星系的距离,从而使他意识到宇宙在膨胀。</P><p> 勒维特出生于1868年7月4日,曾就读于欧柏林学院和哈佛大学附属的拉德克利夫学院(当时称为“女子大学教育协会”)。她先是在哈佛大学天文台担当志愿助理,随后在1907年受雇于台长爱德华·查尔斯·皮克林。勒维特当时的工作主要是通过把一张底片覆在另一张上,以做比较来分析得出恒星的亮度变化。她发现一些恒星无论位于何处,周光关系(恒星的亮度变化周期与亮度本身之间的关系)都很一致,这样就很容易能够算出它们到
地球
的距离。于是不用再胡乱猜测天体的距离,现在我们可以更精确地测量它们了。用《勒维特小姐的星星》一书的作者乔治·约翰逊的话说,勒维特已成为“发现如何测量宇宙的女人”。</P><p> 然而据报道,勒维特在当时几乎并没有因她的工作而受到什么荣誉。皮克林发表了她的发现,但用的是他自己的名字,只是提了下说是勒维特整理的资料。几年后,新台长哈罗·沙普利利用勒维特的工作算出了银河系周围恒星的距离,也没有给勒维特太多回报。“几乎无人知道亨丽爱塔·勒维特自己对被越权这件事的感受,她是一个害羞且谦逊的人。并且当时的女性,即便是受过高等教育,即便是才华横溢,她们都常常自甘于次要角色,平静地感恩于所给予的任何事物。如果在一个更公平的世界里,她们便能够与男性平起平坐了。”美国变星观察者协会称。</P><p> 勒维特以一个默默无闻的天文学家逝世于1921年。在她死后,她的发现很快引发了对宇宙的一个新的认识。除了沙普利的工作之外,另一个美国天文学家爱德文·哈勃,也用勒维特的资料来帮助了解离地球最近的大星系,仙女星系(M31)的距离。他在1920年代用造父变星确定了仙女星系的距离是250万光年,明确了该星系远在银河系边界之外。换句话说,哈勃认为宇宙中还有其它像我们银河系一样的星系。随后,他通过测量退行恒星的“红移”,发现了宇宙在膨胀。</P><p> 航空航天史密松学会的一篇文章中提到:“勒维特的发现是如此重要,1924年瑞典科学院的哥斯塔-米塔-列夫勒曾试图提名她获选诺贝尔奖。不幸的是,亨丽爱塔三年前死于癌症,而诺贝尔奖是不追授给逝者的。”造父变星如今仍被用于帮助我们了解天体的距离。随着天体照相技术的持续改进,这些距离也在不断完善。一个著名的例子是,2012年发现北极星离地球比原先预想的要近大约100光年。(罗辑/编译)</P><P align=center></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浏览过的版块
火星
系外行星
土星
中国航天
黑洞
天文天像
图片
海王星
宇宙
冥王星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