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耳朵状突起或能解释超新星爆炸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bdrmo
论坛元老
3454
主题
-14
回帖
7431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74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568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4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568 积分
积分
7431
私信
天体物理
440
0
2016-11-10 23:57:00
<p> </p><p align="center">
</p><p></p><p align="center">
</p><p align="center">来自超新星的发光残骸。图片来源:NASA/CXC/IAFE/G. Dubner et al. & ESA/XMM-Newton</p><p> 由宇宙最暴力的超新星留下的很多发光碎片云似乎拥有被称为“耳朵”的膨胀突起。这种可爱的特征如今被加入到一场关于这些爆炸起初如何发生的争论中。</p><p> 当大质量恒星耗尽了燃料时,它会爆炸并将其大气喷射到太空。在金牛座发生的一次这样的事件,于1504年被
地球
上的多个文明观测到。如今,人们仍在研究其留下的碎片云——蟹状星云。不过,关于恒星如何撕裂自身的巨大引力从而发生爆炸的具体细节引发了激烈争论。</p><p> 这些所谓的核心坍缩型超新星很难发生爆炸,因为恒星大气的巨大重量会向下压并且可能抑制即将发生的爆炸。关于这些剧变的主导模型表明,由来自核心处的大量中微子驱动的冲击波会闯入恒星大气。不过,来自以色列理工大学的Noam Soker认为,由大质量恒星旋转核心释放的带电粒子流冲出了一条道路。</p><p> 在超新星残骸每个侧面突起的“耳朵”或许能帮助解决这一争论。Soker的学生Aldana Grichener打算在已发布的大质量恒星残骸图像中更加系统地找出并测量它们。Grichener和Soker提出,约1/3的核心坍缩型超新星残骸拥有一对“耳朵”,同时这些侧面突起可能是由喷射流吹起来的。</p><p> 考虑到它们的大小和形状,研究人员估测,超新星爆发产生的全部能量中约有10%用于吹起这些“耳朵。”“如果这种假设是正确的,那么它表明喷射流能量很大,并且在爆炸中起着重要作用。”Soker介绍说。</p><p> 不过,研究此类超新星爆炸的其他理论学家对此持怀疑态度。来自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Adam Burrows表示,喷射流可能在一些爆炸中起到了一定作用,甚至达到吹起“耳朵”的程度,但由中微子驱动的冲击波在大多数此类爆炸中更加重要。</p><p align="center"></p><br>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浏览过的版块
天文理论
火星
木星
航天
图片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