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0 0 0

嫦娥三号公布最新科研成果:着陆器状态良好 月球车停止工作 ...

bdrmo
论坛元老

3454

主题

-14

回帖

7431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431
月球 414 0 2016-11-3 16:05:55
<p>  <p align="center"></p></P><P align=center> tuxg.jpg </P><P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0pt" align=center>资料图:嫦娥三号着陆器</P><p>  国防科工局日前介绍,“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自2013年12月成功着陆月球之后,已经在月球停留超过两年半时间,创下在月球表面工作时间最长的世界纪录。截至目前,“嫦娥三号”获得的大量数据已经形成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其中多项都属于世界首次,并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P><p>  <strong>一共有8个科学设备</STRONG></P><p>  据介绍,“嫦娥三号”上一共有8个科学设备,按照功能可以分为三类:</P><p>  第一类用来观察月球,主要设备包括全景相机、地形地貌相机、测月雷达等;</P><p>  第二类是用来观测宇宙,主要由月基光学望远镜承担;</P><p>  还有一类是观察地球周围的等离子层,也就是极紫外相机。</P><p>  在这其中很多科学设备都是第一次使用。</P><P align=center> vldy.jpg </P><P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0pt" align=center>资料图:玉兔号月球车</P><p>  <strong>完成首幅月球地质剖面图</STRONG></P><p>  为了更好了解月球,“嫦娥三号”首次使用了一台新研制的测月雷达,利用它“嫦娥三号”完成了首幅月球地质剖面图,展现了月球表面以下330米深度的地质结构特征和演化过程,并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岩石&#8212;&#8212;月球玄武岩。通过这些数据,可以了解月球从形成到现在的演变历史。</P><p>  <strong>完成首次天体普查</STRONG></P><p>  在观测太空方面,“嫦娥三号”上首次使用了一台光学望远镜,它就像是“嫦娥三号”着陆器的一双眼睛。由于月球没有大气层,相当于一个没有云层的“透明”球体,所以在抬头仰望太空的时候,就不会受到云层的干扰。这样一来,就可以把“目光”投向任何一片天空。</P><p>  此外,由于月球转动周期相对较慢,为观测同一个天体的变化情况提供了便利。于是科学家利用月基光学望远镜,给月球北极上方区域的天体做了一次科学普查。</P><p>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魏建彦表示,这相当于人类的人口普查一样,它是人类历史上在紫外波段的第一次“巡天”。以后,天文学家在历史上可以不断用它做对比研究。</P><P align=center> hs46.jpg </P><P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0pt" align=center>资料图:玉兔号月球车 来源:新华网</P><p>  <strong>首次证明月球没有水</STRONG></P><p>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好奇月球上到底有没有水。对于这个问题,月基光学望远镜给出的答案是:没有。</P><p>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魏建彦称:“我们测量了月球地表层以上水的含量,得到了有史以来最低的一个测量值,这个测量值符合预期。”这是首次明确证明月球上没有水。</P><p>  <strong></STRONG></P><p>  <strong>首次获得地球等离子体层图像</STRONG></P><p>  “嫦娥三号”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观察它的故乡&#8212;&#8212;地球。在地球周围有几道天然屏障,其中第一个就是等离子体层,它可以延伸到地球表面以外四万公里左右。着陆器上安装的全球首个极紫外相机,就是专门用来观测等离子体层变化的设备。</P><p>  太阳风暴形成的巨大脉冲,会对围绕地球运转的人造天体,比如导航卫星、通信卫星等的通信功能造成严重破坏。将等离子体层变化作为监测太阳风暴的风向标,这是“嫦娥三号”独有的本领。目前极紫外相机已获取了1300多幅地球等离子体层图像数据。为空间天气预报提供了大量依据,保障了地面通讯,以及地面与航天器之间的通讯安全。</P><p>  <strong></P><P align=center> jbqa.jpg </P><P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0pt" align=center>资料图:玉兔号月球车 来源:新华网</P></STRONG><p>  <strong>着陆器状态良好 月球车停止工作</STRONG></P><p>  “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包括着陆器和巡视器两部分,两个设备上共装有8台科学仪器。这次公布的最新科研成果,就是由这8台仪器提供的。</P><p>  今年7月28日,“嫦娥三号”着陆器进入到第33个休眠期,大概持续半个月。跟地球一样,月球上也有白天和黑夜,此次嫦娥三号着陆器进入休眠期,相当于是在晚上睡觉。</P><p>  一般来说一个月夜是14天左右,月夜期间,由于温度比较低,达到零下180摄氏度,研制人员给着陆器配备了一台电暖气,产生的热量可以传导到每一个角落,让着陆器能够舒舒服服的“睡上一觉”。</P><p>  不同于着陆器,“玉兔号”月球车能够在月球行走,这次公布的全世界第一幅月球地质剖面图,就是它所携带的科学设备拍摄的。目前“玉兔号”月球车已经完成了使命,停止工作。</P><p>  <strong>我国“组合动力飞行器”开始研制 </STRONG></P><p>  浩瀚的宇宙太空对于普通人而言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但现在我国研制的一项新技术有望改变这个现状。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消息,我国“组合动力飞行器”项目已经开始研制,这就意味着,普通人上太空的成本和门槛,未来将有望大大降低。</P><p>  我国正在进行研制的“组合动力飞行器”,是一种集成涡轮发动机、冲压发动机、火箭发动机等多种动力的飞行器。根据设计,它在起飞时,会使用普通飞机所配备的涡轮发动机,当飞行器达到一定速度后,再使用适应高速飞行的冲压发动机进行冲刺,最后在大气稀薄的地方点燃火箭发动机,实现入轨。</P><p>  通过多种发动机“各司其职”,在距离地面几十公里的大气层以内,组合动力飞行器利用氧气就可以完成飞行,进入太空之后,再使用不依赖空气的火箭发动机,这样就大大降低了进入太空的成本,未来它将主要应用于距离地球几十公里到几百公里的太空飞行。</P><P align=center></P><br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高级模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