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早期宇宙实际上暗物质不足? 新发现与模拟结果相矛盾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ctnmz
论坛元老
3306
主题
-15
回帖
7146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71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853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146,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2853 积分
积分
7146
私信
宇宙
264
0
2017-3-17 12:02:16
<p> 来源:科技日报</p><p align="center">
<br></span></p><p> 英国《自然》杂志15日发表的一项天文学研究认为,在100亿年前星系形成的高峰期,“产星星系”的外盘可能主要为恒星和气体主导,而非暗物质。此次对遥远星系自转曲线的最新测量结果,与早期星系形成的模拟结果产生了严重矛盾。</p><p> 在星系内,恒星和气体(重子成分)被认为与暗物质(非重子)混合在一起。尽管暗物质是一种因存在现有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而假想出的物质,但不妨碍它是宇宙的重要组成部分。暗物质的密度非常小,但是总质量很大,代表了宇宙中26%的物质含量,而人类可见的只占宇宙总物质量的4.9%。</p><p> 星系自转曲线是暗物质存在的重要依据之一。关于重子物质和非重子物质的占比,也可通过测量星系的自转计算得出。在宇宙中,由暗物质主导的星系(如银河系)的外盘,会导致星系自转曲线相对扁平。</p><p> 此次,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外空物理学研究所科学家莱因哈德·根策尔及其同事,分析了6个遥远巨大的“产星星系”的高质量光谱,发现星系外盘的自转速度随着半径的增加而下降,表明这里的暗物质不如本区域宇宙中的多。研究团队认为,本区域星系和遥远星系的组成成分差异,可能是因为遥远星系富含气体且致密,随着气体的快速累积而增长,气体比暗物质更容易落入星系盘中。</p><p> 在论文相应的新闻与观点文章中,英国杜伦大学科学家马克·斯温班克写道,这些发现提高了我们对早期星系是如何形成和演化的认识。他补充表示,该研究结果或可以解释一个过程,那就是在遥远的宇宙中观测到的块状不规则“产星星系”,究竟是如何转变成与众不同的螺旋星系——譬如我们所在的银河系。</p><p> 总编辑圈点</p><p> 茫茫星空,肉眼可见不过是冰山一角,宇宙绝大部分对人类来说是隐藏的,暗物质就是最不愿露面的第一号人物。这种间接了解的方式有诸多弊端,譬如经常会有争论不休甚至推倒重来的可能,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怀疑、辩驳、颠覆的过程,既有乐趣,又隐隐暗示着前进的方向。</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浏览过的版块
中国航天
航天
国外航天
火星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