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玉兔号成为在月球“活”得最久的人造探测器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sg001
超级版主
3699
主题
-13
回帖
6860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6860
私信
月球
295
0
2016-11-22 16:47:14
<p align="center">
</p><p> 今年中秋节前,微博账号“月球车玉兔”一次不足百字的状态更新,引来3000多次转发、2000多条留言与6000多次点赞。成功登月近两年后,中国首辆月球车依然备受民众挂念。嫦娥三号探测器系统首席科学家叶培建27日说,玉兔号已成为在月球“活”得最久的人造探测器。</p><p> 当日在中国东部城市济南,叶培建应邀出席一场科普讲座。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70岁的叶培建阐述了人类迈向太空的动力与原因,介绍了中国空间事业的发展,并扼要说明了中国未来探索宇宙的思路与计划。</p><p> “好奇心与探索欲,是人类探索宇宙的一个动因。人类的历史太短,对宇宙还所知甚少。”叶培建说,只有走出去,才能看见更多。</p><p> 1957年,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1958年,毛泽东主席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1968年,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成立。在叶培建看来,从那时起到现在,中国空间事业已迈过3个里程碑:以东方红一号为代表的应用卫星、以神舟五号为代表的载人航天与以嫦娥一号为代表的探月工程。每一阶段都为下一阶段留下了宝贵的技术积累与实践经验。</p><p> 面对浩瀚无垠的宇宙,中国航天人正按照自己的时间表向着下一个目标前进。叶培建表示,2016年中国计划发射天宫二号、神舟十一号等航天器,进行建立空间站前的准备工作。计划2017年前后发射嫦娥五号,它将肩负探月工程“绕、落、回”任务中的最后一项。</p><p> “作为嫦娥三号的备份,我们应当让嫦娥四号跳出原来‘绕、落、回’的思维。让它去做一个全新的事情。”叶培建说,经过近两年的论证,嫦娥四号将软着陆到月球背面,成为首个到访该处的人造天体。同时会发射一颗通信卫星进行地月之间的信号中继。</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浏览过的版块
航天
恒星系
土星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