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立即登录
积分: 0
消息
提醒
设置
我的帖子
首页
发帖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闲聊
首页
Portal
分类
BBS
资讯
图片
视频
圈子
Group
导读
标签
发现
搜索
搜索
热搜:
外空
太空
航天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帖子
收藏
勋章
任务
相册
留言板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0
0
0
返回列表
火星、月球地质研究纳入国土资源“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
[ 复制链接 ]
发布新帖
sg001
超级版主
3699
主题
-13
回帖
6860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6860
私信
火星
396
0
2016-11-22 21:24:28
<p>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这句话,由国土资源部来说再合适不过了。</p><p> 据新华社10月7日报道,我国对
火星
、月球的地质研究将驶入快车道。“十三五”期间,我国地质学界将在持续多年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极地与行星地质研究,包括开展火星、月球试验场建设、“地-月-火星”对比等方面的研究及组织月球与火星地质编图。</p><p> 根据刚刚公布的《国土资源“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未来5年我国将深化地学大数据与
地球
系统知识发现研究,推进极地与行星地质研究,加强极地地质、极地地球物理勘探、冰川的运动和变形、极地环境变化、极地能源和生态资源、冰钻技术、冰芯中的微生物学等极地科学探索,开展火星和月球试验场建设研究、“地-月-火星”对比研究,推动月球和火星物质组成、构造遥感识别与解译及演化分析与综合研究,开展月球重力、磁力综合解释与深部结构研究,组织月球与火星地质编图。</p><p align="center">
</p><p> 中国“太空180”试验密闭舱模型</p><p align="center">
</p><p> 密封舱的功能区分布</p><p> 地质学界为什么研究行星地质?据中国地质调查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火星与地球同为行星。深入研究地球系统,离不开对月球、火星的研究。中国地质调查局自2007年开始,组织开展了月球遥感地质、月球重力场、月球编图、火星实验场对比选址、微型钻机的研究工作并取得重要进展。</p><p> 据悉,作为从事基础地质调查、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科学研究和地学信息服务的国家公益性地质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将按《国土资源“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统一部署,继续实施月球、火星地质研究,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为人类深空探测作出积极贡献。</p><p align="center">
</p><p> 这是火星探测器外观图。国家国防科工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8月23日发布中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和火星车外观设计构型图。</p><p> 据观察者网查询,《国土资源“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已经于9月1日印发,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要以深地、深海、深空为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向地球深部进军、全面实施深地探测、深海探测、深空对地观测战略,构建国土资源战略科技新格局,在“三深”领域跻身世界先进国家行列,拓展人类认识和开发地球的新空间。</p><p> 《规划》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以科技创新强化耕地资源保护、推进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提高能源资源保障能力、推进土地退化治理和地质环境保护、提升国土资源监管和服务效能。</p><p> 《规划》明确,“十三五”国土资源科技创新的总体目标是:深地探测、深海探测、深空对地观测战略科技领域创新能力跻身先进国家行列,土地科技水平显著提升,科技综合管理迈出实质步伐,创新活力竞相迸发,成为引领国土资源事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有力支撑“十三五”国土资源发展目标实现。</p><p align="center">
</p><p> 同时,《规划》还确立了“十三五”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发展的主要指标,涉及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科技创新平台基地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建设等三方面共17项预期性指标。</p><p> 《规划》强调,向地球深部进军,大力推进地球深部探测,开展深部能源快速高效勘查评价,推进重要矿产资源勘查与高效利用,强化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向深海空间拓展,推进深海矿产资源勘查,开展海洋基础地质调查评价,强化海洋环境与极地观测研究;推进深空对地观测,构建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关键技术,推进国土资源卫星观测与应用体系建设,发展国土资源卫星遥感应用关键技术;大力发展土地科技,推进土地资源调查评价与空间优化开发,发展土地资源节约集约与耕地保护技术,加强土地科学与工程基础研究;提升自然资源综合管理水平,优化自然资源综合评价与管理,构建国土资源大数据与智慧国土,健全标准化与质量检测技术;构筑高水平创新平台与基地,强化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优化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深化国际合作平台与基地建设;加快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大力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完善人才流动与激励制度。</p><p> 《规划》还明确了包括“三深”领域2020年发展目标、深地探测计划、深部地下观测与实验系统、深地资源勘查研究、中央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地学基础研究等20个重大专栏,将对相关问题进行专题研究。</p><p> 其中,深地探测战略的目标是,2020年形成深至2000米的矿产资源开采、3000米的矿产资源勘探成套技术能力,储备一批5000米以深的资源勘查前沿技术,显著提升6500米至10000米深的油气勘查技术能力,争取2030年成为地球深部探测领域的“领跑者”。 </p><p> 深海探测战略的目标是,到2020年,攻克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关键技术和装备,实现商业化试采,研制成功全海深( 11000米)潜水器、1000-7000米级潜水器通用配套技术和深远海核动力浮动平台技术。当前重点是力争在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及大洋极地科考领域尽快进入世界前列。</p><p> 深空探测是未来国际科技竞争的主战场之一。我国深空对地观测战略的目标是,到2020年,国土资源领域发射21颗业务卫星、6颗科研卫星,整装建成技术先进、功能互补、协同作业的国土资源业务卫星观测体系;健全国土资源卫星业务应用系统,实现卫星数据即时推送、处理和业务应用,推动深空对地观测在国土资源、海洋管理、测绘地理信息、防灾减灾领域进入世界前列。</p><p align="center">
</p><p> 这是中国火星车与着陆巡视器外观设计构型图。火星车有4个“大翅膀”——
太阳
能电池板。</p><p> 据了解,目前我国深部资源勘查理论和技术还不能满足需求,探测深度、精度和分辨力与国际相比还有差距,勘查仪器设备依赖进口,严重影响深部资源的探测开发。同时,我国海底能源资源探明和开发程度较低,勘探和开发的高端装备十分缺乏,严重制约深海资源的勘探开发。姜建军表示,这些问题的存在,需要坚持前瞻部署,围绕关系国家长远发展的深地、深海、深空对地观测等战略科技问题,统筹谋划,集中力量攻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抢占未来科技竞争战略制高点。</p><p> 在规划中,非常规油气受到颇多关注,将依托全国非常规能源矿产资源潜力动态评价等工作,开展重点地区页岩气、煤层气、油页岩、油砂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基础地质理论与勘查技术方法研究。同时,将开展全国地热资源调查评价技术与勘查示范。开展地热开发关键技术攻关与综合研究,建立地热资源勘查开发技术体系等。</p><p> <strong>延伸阅读</strong></p><p> <strong>中国“绿航星际”试验进展顺利 志愿者状况良好</strong></p><p> 第67届国际宇航大会9月26日至30日在墨西哥瓜纳华托举行。中国太空科技南方研究院在会上展示“绿航星际”试验进展成果,志愿者在密封舱内一切良好。</p><p> “4名志愿者目前已在密封舱生活了105天,到目前为止一切良好”,“绿航星际”试验研究人员告诉新华社记者。</p><p> 太空科技南方研究院科研管理部经理黄辉剑梅解释说,除了重力影响有所不同,志愿者们在舱内的生活和太空生存条件一模一样。4名志愿者食用燕麦、草莓、大白菜和西红柿等在舱内种植的谷物、蔬菜和水果。</p><p> 此外,由于没有在密封舱内养殖动物,在舱内储存的肉类食用完后,志愿者食用了蛆虫等以补充必需的蛋白质。</p><p> “我们期待此次试验成果能为各国太空机构带去福音”,黄辉剑梅表示。</p><p> “绿航星际”于今年6月17日启动,3名男性和1名女性志愿者从2110名志愿者中脱颖而出,进入面积370平方米的密闭舱内,开展为期180天的受控生态生保技术试验验证。受控生态生保技术是指通过人工建立的封闭受控的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生存所需要的大气环境和生保物质。试验的另一重要目的,是研究人在长期密闭环境中生理和心理的变化。</p><p> 2013年9月,中国航天员中心和深圳市政府开始进行军民融合探索性合作,由深圳市太空科技南方研究院组织、航天员中心提供技术支撑共同进行受控生态生保系统研究,并获得多家国内外研究机构支持和参与。</p><p> 负责试验项目技术支撑的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专家介绍,4名志愿者除了要像科幻电影《火星救援》中的宇航员在火星上种植土豆外,还将在太空环境中栽培包括小麦、花生、生菜、草莓等一系列植物果蔬,以在生活上实现“自给自足”。</p><p> 火星、月球地质研究纳入国土资源“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p><p> 2016年6月17日,旨在瞄准未来人类深空探测和星际驻留任务的大型太空科学试验项目——“绿航星际”4人180天受控生态生保系统集成试验(“太空180”试验),在深圳市太空科技南方研究院正式启动。</p><br />
点赞
0
收藏
0
回复
举报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高级模式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
浏览过的版块
黑洞
天文理论
宇宙
水星
国外航天
系外行星
天文知识
图片
土星
首页
分类
资讯
发现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