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来或将建设月球基地,2035年我国火箭将实现完全重复使用
京城迎瑞雪,酒泉送新星。3月17日15点10分,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成功发射陆地勘查卫星四号,卫星随后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图为发射现场
陆地勘查卫星四号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所属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抓总研制,主要用于开展陆地资源遥感勘查。
执行本次任务的长二丁火箭由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研制。此次发射是长二丁火箭进入2018年以来的第4次发射,充分验证了火箭的可靠性与应对高密度发射的能力。
在此前的3次任务中,长二丁火箭先后将高景一号02组卫星、陆地勘查卫星三号、“张衡一号”以及其他6颗小卫星送入太空。
本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68次飞行,也是进入戊戌新年后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首次飞行。
中国未来或将建设月球基地
"嫦娥四号"将着陆月球背面 中国未来或建月球基地.
3月4日,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副院长赵小津介绍,按照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期计划,将在明年进行第三步——嫦娥五号月球采样返回,同时我国也在策划探月四期工程,未来可能在月球建造基地。
“一开始通过智能机器人来控制和照料基地,等我国实现载人登月后,人也可以到月球上进行短期照料。”赵小津介绍。此外,他表示:“我们大致计划在2022年左右建成空间站,这个空间站就是我们国家级的一个太空实验室,不仅面向国内,也面向国际。它就是将来在近地轨道做太空实验的平台。”
2035年我国火箭将实现完全重复使用
3月4日,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院长李洪透露,2035年我国运载火箭将实现完全重复使用,以智能化和先进动力为特点的未来一代运载火箭实现首飞。此外,高性能智能化空间运输系统将实现广泛应用,航天运输系统将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李洪表示,目前研制人员正在开展重型运载火箭关键技术攻关和方案深化论证,发展低成本运载火箭、可重复使用运输系统等技术。
2035年我国火箭将实现完全重复使用
据了解,按照规划,2020年,低成本中型运载火箭长征八号将实现首飞;2030年,重型运载火箭将实现首飞,航天运输系统水平和能力进入世界航天强国前列;预计到2050年以前,我国航天运输系统将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航天综合实力位居世界前列,具备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