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关注中国航天“小目标”:对接天宫 月球取土
<p> 参考消息网1月4日报道 外媒称,在已经过去的2016年,中国航天交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七号成功首飞,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正式投入使用,天宫二号、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等,中国全年宇航发射次数超过了俄罗斯的17次,以22次的成绩与美国并列世界第一。</p><p>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1月3日刊登题为《中国航天今年“小目标”:对接天宫 月球取土》的报道称,据中国媒体报道,2017年,中国航天将再创新高,全年计划实施约30次发射任务,不仅载人、探月、北斗、高分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将继续推进,在通信卫星、遥感卫星、科学实验卫星以及商业航天领域也将“多点开花”。</p><p>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王兆耀此前表示,中国首个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将于2017年上半年,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送入太空,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开展推进剂补加等试验。</p><p> 中国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近日表示,中国将在2017年12月前后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实现月球软着陆以及采样返回,这意味着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最后一步即将完成。</p><p> 报道称,中国新一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信号体制已经确定,计划于2017年公布,北斗系统全球组网也将拉开序幕。目前中国已有22颗北斗导航卫星在轨运行,其中新一代卫星达到7颗。“如果能在2018年以前发射18颗左右新北斗卫星,就将构成全球基本星座。”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说。</p><p> 国防科工局重大专项工程中心主任、高分专项工程总设计师童旭东此前透露,中国将于2017年发射高分五号卫星。高分五号装有高光谱相机和多部大气环境和成分探测设备,将与此前发射的4颗高分系列卫星组网运行,进一步丰富中国自主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类型。</p><p> 此外,中国风云家族等气象卫星有望添丁,首颗高通量卫星中星16等通信卫星蓄势待发,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张衡一号电磁监测试验卫星以及实践十三号等科学卫星也有望在2017年升空。</p><p> 近两年来,中国商业航天发展迅速。1月上旬,吉林一号灵巧视频星03星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加入吉林一号商业卫星组星。这也是快舟十一号运载火箭的首次商业发射。</p><p> 报道称,2016年年底,中国0.5米级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高景一号01组双星升空。2017年,它们将迎来两位小伙伴。届时,4颗0.5米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完成组网,将实现全球任意地点每天重访一次。</p><p> 一年内,航天科工虹云工程的首颗技术验证星也将升空。该工程建成后,能让用户在世界任意角落接入互联网。</p><p align="center"></p><p> 未来5年,中国将发射两个月球探测器。图为中国首个月球软着陆探测器“嫦娥三号”拍摄的“玉兔”号月球车。(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p><br />
页:
[1]